自成都疫情防控攻堅戰打響以來,學校多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制定最新防疫措施,鞏固校園疫情防控成果。作為黨旗下的青年力量,西華青年志愿者們積極響應,同步開展食堂疫情防控、核酸檢測秩序維護、協助西華苑疫情防控管理、快遞服務中心防疫等四項志愿服務,用實際行動擔起“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的使命。截至目前,校團委共組織2268人次勇擔重任,投身校內志愿服務,風雨無阻,只為守護健康、安寧的西華校園。
迅速集結 特殊時期彰顯擔當
“招募核酸檢測志愿服務人員,協助學校完成核酸檢測,需當天無課程安排……”9月2日清晨,一條信息同時在學校4個官方志愿者招募群發布,校內各核酸檢測點位急需志愿者協助維護現場秩序和進行流程引導。哪里有召喚,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廣大西華學子積極響應,不到半小時,就有近500名學生報名,崗位名額一搶而空。從8點50分左右發布信息,到9點30分左右第一批志愿者集結上崗,西華學子在特殊時期展現出了當代青年的主動性和責任感。
“這次志愿服務招募時間緊、任務重,同學們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到位并開始工作,非常不容易?!毙F委志愿者帶隊老師周雪蓮說。作為一名黨員,在收到學校需要緊急招募志愿者“集結號”后,她立即發布志愿者招募通知、組建志愿者工作信息群、發布志愿者工作任務、安排志愿者上崗……疫情當前,懷孕7個月的她毫不猶豫主動下沉到一線,帶領學生開展志愿服務工作。
校團委志愿者帶隊老師周雪蓮現場指導學生志愿者開展工作
志愿者的工作強度較大,同學們還要兼顧上網課,但大家從不說累說苦,反而爭著搶著報名?!疤上Я?,這次又沒搶到任務!”一些未被分配到任務的同學在群里表示?!懊看斡兄驹阜招枨?,都有大量同學踴躍報名,學生們很積極?!闭勂饘W校的志愿者團隊,周雪蓮自豪地說。志愿者招募負責學生徐鴻雁說:“大家加入招募群,在我們發布任務后即可點進鏈接報名。名額有限,需要搶。而這樣‘爭搶’的氛圍帶動了越來越多的同學加入,大家都覺得應該為學校做點有意義的事情?!睋私?,從9月2日上午發布第一次招募通知后,校團委至今共收到志愿者報名鏈接2819條,根據工作需要最終錄取2268人。
疫情發展瞬息萬變,在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統一指導下,青年志愿者堅守崗位,用“青春紅”守護“健康綠”,為筑牢校園“安全網”貢獻青春力量。
勇挑重擔 青年學子不負使命
在防控一線,隨處可見“紅馬甲”“黃馬甲”忙碌的身影,他們處于不同的年級,來自不同的專業,但共同的奉獻精神讓他們集結:有的幫助維護現場秩序,有的配合社區做好便民服務……從白天到深夜,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烈日酷暑,志愿者們配合著醫護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用年輕的肩膀扛起守護校園的責任?!凹t/黃馬甲”和“大白”,成為防疫一線一抹暖心的色彩。
“請大家提前打開健康碼?!薄罢埓蠹掖骱每谡?,保持一米間距?!边@是王浩宇同學在核酸檢測現場維持秩序時最常說的話。他說:“雖然我的工作是維護秩序,但其實現場秩序井然。有一回,一位年紀很大的老人來排隊做核酸,當時排在前面的師生紛紛主動禮讓。在志愿者們的幫助下,老人快速完成了核酸檢測,避免了排隊久站。這溫暖的一幕讓我覺得西華人真棒!”外國語學院學生吳敏除了要維護檢測秩序,還要協助醫護人員粘貼檢測瓶標簽。她說:“疫情當下,志在心中,愿在行動。我觀察到醫護人員的手套為兩層且很緊貼,長時間穿戴會讓手發麻酸痛,到了休息時間他們才能把外層手套摘下來,再通過拍打手腕和手臂來緩解不適。此時我真正感受到醫護人員的辛苦,希望疫情快點散去?!?/span>
在核酸檢測現場開展志愿服務
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學生文政東和大健康管理學院學生羅喻露報名擔任食堂防疫志愿者,提醒進出食堂的同學正確佩戴口罩。正值飯點,食堂里滿是飯菜的香氣,而尚未吃飯的志愿者們一站就是兩個多小時,但他們從無怨言。文政東說:“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能夠感受到幸福,這種快樂是什么都換不來的?!惫芾韺W院學生汪俊在快遞服務中心擔任志愿者,他的任務是提醒同學們進出快遞站時戴好口罩。他說:“我們的工作雖不是什么壯舉,但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真真切切構成了疫情防控的巨大防護網?!?/span>
在各個食堂門口開展志愿服務
“讓我來幫你找吧!”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學生伍青榮在西華苑擔任志愿者,她的工作是將快遞放到貨架上,并為住戶查找快遞。學校在西華苑設立了便民服務站,為了更科學存放快遞,對取件碼進行了重新編號,但很多住戶不清楚取件碼的變更,拿著之前的取件碼來取快遞,這時就需要志愿者的解釋與幫助。伍青榮說:“雖然我們做的只是小事,但能聽到一聲聲‘謝謝’就覺得很溫暖。能在疫情當下盡綿薄之力,我很開心?!?/span>
在西華苑便民服務站開展志愿服務
從生活“小切口”服務防疫“大戰場”,西華青年志愿者們的堅守成為校園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讓特殊時期的西華校園始終洋溢著安全感、滿足感和幸福感。
志愿同行 傳遞滿滿青春能量
不僅在戰疫一線,不單是在成都,不只是留校學生。西華青年的身影,出現在一場又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沒有地域和年齡的界限。
近日,在校做核酸的師生都被地上有創意的手繪“一米線”吸引,而這些一米線的繪制者就是美術與設計學院的志愿者們。對參與作畫的沈同學來說,這些“一米線”不僅凝聚著西華師生的齊心協力,還承載著青年一代投身志愿的決心,更展現著大家疫情防控的責任與擔當?!袄L制的這一米,是健康的距離,是守護的印記,更是愛的傳遞。我們用畫筆,賦予安全線‘生命’,讓同學們在排隊過程中感到安全、溫暖與愉悅?!鄙蛲瑢W說。
美術與設計學院志愿者繪制“一米線”
電氣與電子信息學院教師劉釗是黨員志愿服務隊的一員,她的孩子張子胤作為一名小小西瓜籽,也跟著媽媽的步伐穿上了“紅馬甲”?!皨寢屨f成都疫情很嚴重,叫我一起來幫忙。我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所以就來了?!睆堊迂氛f。在不上網課的時候,劉釗在核酸檢測現場掃碼錄信息,張子胤就在現場發棉簽、貼條碼,小小的身影奔忙在錦地操場?!斑@幾天天氣很熱,做志愿活動時我流了很多汗。我明白了這些叔叔阿姨工作很累很辛苦,我們應該積極地配合他們的工作,對他們說一聲謝謝。希望疫情趕快結束,成都加油!”張子胤的話語雖然稚嫩,卻發出孩童最樸實有力的聲音。
穿上紅馬甲的小小西瓜籽張子胤
由于疫情原因,外國語學院學生姚嘉禹還在新疆烏魯木齊的家中并未返校。從8月12日至今,她一直擔任社區防疫志愿者,為居民送物資、倒垃圾……“印象深刻的是鄰居們看到我們一袋一袋搬運物資,非常辛苦,都主動將自家的手推車借給我們。在這一個多月里,多虧了大家的手推車,為我們運送物資節省了不少時間和體力?!彼f,“作為一名在外求學的學子,能為家鄉做貢獻,我很自豪!”理學院學生謝若祺居住在成都,疫情期間,她在本小區進行秩序維護,并為大家發核酸檢查卡。她說:“這幾天,雖然嗓子啞了,腿也很酸,但當我們一起喊出成都加油的時候,一股強大的暖流遍布全身。大家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定能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span>
姚嘉禹在家鄉開展志愿服務
除了疫情一線,抗震救災的“戰場”也有著西華青年的身影。9月5日,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家住磨西鎮的汽車與交通學院大一新生呂丹馳在把爺爺轉移到安全地帶后,第一時間加入志愿者隊伍,成為當地第一批志愿者?!澳ノ魇俏业募亦l,家鄉經歷了一場大災難,作為青年人理所當然要挺身而出,沖在前面?!彼f。接下來的這些天,呂丹馳就像一個“陀螺”,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第一天,呂丹馳在一線幫忙運送傷員,與消防員一起扛著擔架,在河壩和山路上走了三個多小時才抵達公路;第二、三天,各地救援物資陸續抵達,他開始搬運物資,120斤的帳篷、數十斤的折疊床……每天回家都感覺身體疲憊到極致;第四、五天,他協助搬運礦泉水、蔬菜、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資,搭建帳篷,搬運移動廁所……
在高強度的工作下,呂丹馳的氣胸發作了,但他只是稍作調整就又投入到救災工作中?!叭珖鞯氐鸟Y援讓我在悲傷中感到了幸福,團結的力量讓磨西人民正一點點重建家園。相信不久后,我的家鄉又能恢復如初,我也能順利開啟我憧憬已久的大學生活?!彼f。
呂丹馳(右數第一位“紅馬甲”)在家鄉參與抗震救災志愿服務
疾風知勁草,形勢越是嚴峻復雜,西華人越是沖鋒在前。這群西華“00”后,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精神風貌,更豐富了“共克時艱”的深刻內涵。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9月,盡管疫情牽絆住了大家相聚的腳步,但有了全體師生志愿者的無私奉獻,有全體西華人服務抗疫大局的責任擔當,定能共同筑牢西華安全防線,戰疫必將取得最終的勝利。